廣州現代醫(yī)院原發(fā)性肝癌
納米刀消融術取得圓滿成功
2016年11月30日上午,廣州現代醫(yī)院再次在全麻下順利完成一例原發(fā)性肝癌納米刀消融術。在擁有30余年手術經驗的白海山主任的主刀下,此次手術取得圓滿成功。術后患者沒有出現任何疼痛、發(fā)熱等不適癥狀。經醫(yī)院加護病房全面監(jiān)測一晚,目前患者已平安返回普通病房,精神狀態(tài)十分良好。
在超聲引導下
白海山主任正在為患者的肝臟腫瘤實行布針穿刺
手術患者潘先生今年51歲,來自越南,今年7月在當地一次CT檢查中發(fā)現肝左葉有一個4×4.3cm大小腫瘤,查血結果顯示AFP665ng/ml。當地醫(yī)生建議手術切除,潘先生拒絕了,隨后在家自服中藥。2016年11月11日,潘先生返院復查,CT和抽血結果分別顯示:肝左葉腫瘤較前增大,AFP 1225ng/ml。病情有所惡化。
消融電擊,按設定計劃要求,準確穿刺腫瘤
腫瘤毗鄰重要臟器,傳統(tǒng)手術風險大
2016年11月19日,潘先生來到廣州現代醫(yī)院,經細致檢查,被確診為原發(fā)性肝中分化肝表皮細胞癌Ⅱ期。此時,患者的肝左葉腫瘤已增至5cm,AFP達900ng/ml。
廣州現代醫(yī)院手術專家白海山主任介紹,由于該患者是原發(fā)性肝癌,本可選擇手術切除或常規(guī)消融手段,但采用這些方法所遇到的技術難點是:“患者的肝臟腫瘤毗鄰重要臟器,左邊與胃壁粘連,右邊靠近肝部大血管,手術切除極有可能會傷及胃壁,導致胃穿孔等危險現象發(fā)生。同時,常規(guī)的消融手段難以消融徹底,難以達到根治性效果。”白海山主任表示。只好放棄。
設備上,布針設計已確定能否完全覆蓋腫瘤,再實施手術
納米刀消融最為安全最為合適
針對潘先生的腫瘤,廣州現代醫(yī)院多學科(MDT)團隊馬上組織重要會診,經反復討論研究,決定給患者實行納米刀消融技術。消融過程中,通過強大電場產生微秒級的電脈沖,在細胞膜上形成多個納米級的不可逆電穿孔,破壞細胞內外平衡,從而促使細胞凋亡。
電擊腫瘤,在細胞膜上打出永久性納米孔,讓癌細胞快速凋亡
白海山主任指出,相比其他的消融手段,納米刀是一種“非熱能”消融技術,它不會因腫瘤靠近大血管而導致消融不徹底。同時,納米刀還不會傷及血管和神經,使消融區(qū)的重要組織得以保留。“對于不愿接受手術切除,或因腫瘤臨近人體重要組織而無法手術切除的患者,納米刀是一種既安全,又能達到與常規(guī)手術效果一樣的最佳治療選擇。”白海山主任如是說。
術后第二天,白海山主任看望手術患者潘先生
術后第二天,即今天,潘先生已能正常下地行走,胃口、睡眠等健康狀況一切良好。上午11點,白海山主任親自前往病房對他進行了探望。據白海山主任評估,只要患者繼續(xù)配合醫(yī)生的后續(xù)治療,其病情十分有望得到治愈,達到根治性治療效果。